切换到宽版

我是“小老师”

作者:蜡笔小新 原创作者:蜡笔小新 来源:论坛 2013-01-09 18:38
个案观察:我是“小老师” 观察前景:    恬歌在各方面都非常优秀:聪明、活泼、懂礼貌,好奇心强,也是 ..
个案观察:我是“小老师”
观察前景: 
  恬歌在各方面都非常优秀:聪明、活泼、懂礼貌,好奇心强,也是老师的小帮手。无论对什么活动总有自己的想法,喜欢在大家面前表现自己。对此也经常受到老师的称赞和表扬,是每个老师心目中的小乖乖。在家呢,独生女,家庭条件小康水平,从小爷爷奶奶带大,家里的大人对她也是百依百顺,只要能满足她的一定会在第一时间里把恬歌满足了。
观察实录:管家婆。
也许是老师的疏忽,平时只要有什么事情需要小朋友们帮忙的,我们总是在第一时间里想到恬歌:恬歌,帮老师拿一下东西;恬歌,你帮老师分一下调羹;恬歌,你帮老师~~~~~~时间长了,渐渐地,在恬歌的心里有一颗小芽萌生了:我就是老师的小帮手,我就是管家婆。
起初我们三个老师还没有发现:有一天,睡午觉的时候有几个小朋友在被窝里说悄悄话,这时恬歌一骨碌的起来,坐在那里,眼睛看着四周,耳朵听着八方,当我们走进午睡室时她马上就向老师打起了小报告:某某小朋友他们在说话不睡觉。又有一次,正当老师去盥洗室洗一下手,恬歌马上跑上前说:某某小朋友再说话,没有安静的坐着。
。。。。。。
实施措施与效果:
  面对恬歌的行为,我先是采用了说服教育,讲道理:让她了解集体与个人的关系,把自己从的概念中摆脱出来,让她懂得,大家生活在一起,你需要的别人同样也需要,同样有享有的权利,不能一人独占,要想着别人。就像娃娃家里的玩具,如果你想要玩别人手中的玩具,你要先问一问她玩好了没有,或者我可不可以一起玩可不可以,因为别的小朋友也要玩的,假如别人也这样都自己拿起来的话,那是不是都乱套了呢?接着又给恬歌讲了《孔融让梨的故事》。我的一番话,或许好像意识到了自己的不对,用那稚嫩的声音对我说:“蒋老师,我以后不会了。”不知道她是真的懂了,还是懵懂。
现在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,父母把所有最好的都给予孩子。无论孩子什么要求,家长都尽可能的满足孩子。因为是一个,也不会有人去和孩子争抢,但就是因为这样的环境很容易造成孩子不知道如何去分享,从而也就不懂得如何去谦让。
  所以孩子良好品质的形成,是家园共育的结果,其中家庭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,作为家长,首相要以身作则,当孩子有谦让行为时,应及时给予鼓励,通过家长的言语强化,让孩子懂得怎么做是对的,怎么做是不受欢迎的;作为老师,我们应将培养孩子的谦让行为,贯穿于日常生活中,遇到问题及时引导。我相信,只要我们多注意这方面的教育,每个孩子都是最棒的!

教师成长档案

24小时人气排行

最新文章

热门帖子

最新帖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