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学年第二学期学习故事
作者:jiff
2017-06-08 16:23
整理玩具风波
撰写:计芳芳
区域活动结束后,孩子们正在有序的收拾玩具,这时听见一声“哐”的声音,篮子里的玩具撒了一地,原来是两个小朋友争着要把收好的玩具送到老师这里来,两人互不相让,扯来扯去,结果篮子 ..
整理玩具风波
撰写:计芳芳 区域活动结束后,孩子们正在有序的收拾玩具,这时听见一声“哐”的声音,篮子里的玩具撒了一地,原来是两个小朋友争着要把收好的玩具送到老师这里来,两人互不相让,扯来扯去,结果篮子就掉在了地上,玩具洒了一地。而这两个小朋友负气就丢下满地的玩具,离开了。俞璟琦连忙跑过去:“我来帮忙捡吧!”于是,就有几个小朋友看见了也过来一起帮忙捡了。只见那两个小家伙过来我身边排队,因为很快要出去做早操了。我看了他们两个一眼,没有什么表情。我鼓励他们:“快去收拾一下啊!难道这样就行了吗?”只见两个小朋友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也加入到了收玩具的行列。 幼儿在这个过程的中重点要学习的是:知道活动后,要自主将材料整理归位;能够互相合作、互相帮忙,整理好玩具;能在教师的提醒下,将材料归类整理好;整理户外器械的时候比较积极、主动;知道自己的错误以后,能主动认错并及时改正。 为了加强幼儿进一步的发展,我做了以下方面: 1.组织引导幼儿讨论“为什么今天两个小朋友会把篮子给弄倒了?”“假如你把材料弄倒了,应该怎么做?” 2.在平时的活动中,注意观察幼儿整理玩具的情况,引导他们要懂得互相配合。 3.家园配合,请家长让幼儿多帮助家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。从而体验劳动所带来的快乐与成就感。 4.对主动整理玩具的幼儿及时表扬鼓励,对另外2名幼儿批评教育,提高他们的责任心。 攻击性行为的纠正
撰写:计芳芳 班里一位小朋友带来了一个熊宝宝的玩具,徐梓航非常想玩,但是由于很多孩子都不愿意和他一起玩,他只好一个人做在旁边。等了一会儿,他有点等不及了,就伸出手一把抢过来,结果把熊宝宝玩具扯坏了。带玩具的小朋友气愤地骂他:“你干什么呀?我不给你玩了。” 到了吃点心的时间,小朋友们一个个排好队在做着吃点心之前的准备工作——洗手。只见徐梓航一个人在旁边,满地打滚,要不是即使制止,他还会一直滚。 造成徐梓航有如上行为的主要原因在于: 1、父母对孩子管束没有限度。徐梓航的父母平时对他比较放任,等到一旦做坏事之后,就把他暴打一顿,慢慢地使孩子内心产生紧张和压抑感,而这种情绪在幼儿园就会有意无意地爆发出来。 2、缺少沟通。徐梓航的父母由于工作比较忙,很少照顾他,更别说和他交流了。这使得孩子内心比较孤独。家庭是孩子成长最自然的生态环境,是他的第一个学校,没有良好的环境,孩子自然会有些反常。 3、好奇心很强。这时期的孩子好奇心理很强,不管对什么东西都很感兴趣,尤其是那些好玩好看的、动画片里经常出现的一些人、物、动物,对他们的吸引力非常强。他们总想弄个明白,想个究竟,因此他们会玩玩弄弄,甚至把玩具弄坏。事实上,孩子所表现出的恶作剧、小破坏有时并非真的坏行为,但却是一种不利于他人的行为。 事实上,孩子所表现出的恶作剧、小破坏有时并非真的坏行为,但却是一种不利于他人的行为。对徐梓航这样的孩子,我们曾多次他、批评他,但效果不佳。后来,我们尝试着采用鼓励、激励的方法,孩子的行为明显有所好转。 但有一次,他上课听得比较认真,还举手回答了问题,我及时表扬了他,并给他贴上了小红花,他开心极了。这以后,他每次上课都非常认真,这样就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。每个孩子都有他的闪光点,徐梓航也有他好的地方。如他喜欢帮助老师做事情,我就以赏识他的语气对他说:“徐梓航,你真是个勤劳的孩子。如果以后你一直听老师的话,和小朋友好好相处,上课认真举手,那老师小朋友会更喜欢你。”他点了点头,认真地说:“我会听话的,我会的。” 后来徐梓航带来了玩具,我让他在集体面前展示他的玩具,这么做既是提醒徐梓航带来玩具要和大家一起玩,又是让大家知道徐梓航现在和以前不一样了,可以交换玩具,放心地和他一起玩。短短的几个星期里,我们已经看到了徐梓航的转变和进步,他渐渐的从独占自己爱玩的、想玩的玩具;习惯用攻击性行为对待同伴,同时又有强烈依赖心的行为上转变过来。老师希望他以后能有更大的进步。 科学区之“我先来的”
撰写:计芳芳 又到区域活动时间了,孩子们开始选择自己喜欢的区域进行活动。“我先来的”“不对,我的区角牌先放下的,应该是我先来的才对。”大家你一言我一语,谁都不肯让步。“那你们挤一下不就行了,老师说的,材料足够桌子够用的话人数可以多一点的。” 面对科学区里初次接触的测量活动,面对多种多样的测量工具,孩子们有些不知所措,有的孩子拿着积木看了好久,有的孩子拿着铅笔在记录单上写着什么,瞧,陈睿瑜小朋友拿着一支新的铅笔,在沿着桌子边在比划着,嘴里还在嘟囔着:“刚才老师说,这些东西是用来测量的,你们看我的,我在量这张桌子到底有几支铅笔的长度。”边上的孩子听了她的讲解,也拿出各种物品,开始在桌子边上比划着。当然,部分孩子的测量方式是存在问题的。我走上前去,告诉孩子测量过程中的要点,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。在我的提示和演示下,孩子们继续活动。桌子测量结束后,陈睿瑜又跑去测量桌子,其他的孩子在结束对桌子的测量之后,也纷纷跑去测量起桌子来。再来看看其他区域活动的孩子们,很多孩子的眼神都时不时盯着在科学区活动的同伴们。 活动一开始,对于孩子们的争吵,我并没有及时干预,而是在旁观察,看看他们是如何处理的,边上的孩子思维很清晰,对于区域活动中人数的要求很明确,能够及时作出判断,帮助孩子解决问题。针对科学区活动的幼儿,因为本次活动内容是新增的,所以有的孩子对于如何进行操作活动还不是很清楚,但是由于在活动开展前我已经简单说明了操作过程,个别认真听讲的孩子就能根据我的要求进行活动,即在以上案例中的陈睿瑜小朋友,她对于操作方法很明确,在其他孩子不知所措的情况下,她能够很好地起到一个示范的作用,这就是借助同伴间的知识经验和信息,在这种情况下,老师就不需要介入活动了,所以当时我只是在旁观察。但是当其他孩子获得信息后,仍有个别孩子的操作方式存在问题时,这时就需要老师进行深入引导,帮助他找到更为准确的操作方法。在更换测量内容的环节中,可以发现大部分孩子是跟在陈睿瑜后面的,没有自己的目标,可以说他们还是没有真正了解本区域活动的流程,他们的想法是:跟在她后面总是正确的。 在其他区域活动中,大多数孩子对于科学区活动的孩子很是羡慕,因为活动的内容是新的,他们还可以四处走动进行测量活动,所以其他区域的孩子会投来羡慕的眼光,有的孩子还在说:明天我也要去玩科学区。确实,一个新的活动对孩子来说吸引力是非常大的。语言区可以算是一个薄弱区,如果完全放手请孩子们自己进行故事表演的话,那么本次活动可以说是毫无意义的,从他们的表现情况可以看出,能力较强的孩子可以带领大家进行活动,师也需要进行引导,带动大家共同参与。在区域活动开展的过程中,教师需要更多关注的是孩子之间的交流情况,孩子与孩子之间会产生怎样的信息,这些信息从某种层面上来讲要比教师的干预、引导有价值的多。我认为应该先以观察为主,看看孩子的最初表现是怎样的,再适时介入,以促进活动更好地发展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