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到班内许多爸爸妈妈对孩子的行为习惯如何养成很困惑,于是,我查找了一些资料,借鉴了别人的一些做法,希望对各位家长有所帮助。
一、正面引导
幼儿由于年龄小,理解能力有限,分辨是非能力不强,对他们的教育就要以耐心细致的正面引导为主。如要培养幼儿“对人有礼貌”的习惯,首先就要让幼儿懂得怎样做才是有礼貌。家长可以直接告诉幼儿见到别人要主动打招呼,打招呼时要用适当的称呼,叫爷爷、奶奶、叔叔、阿姨等。还可以结合讲故事、说歌谣的方法来渗透养成教育。当然,依据幼儿的年龄特点,讲道理时要观点明确,不能含糊其词。平时还要注意观察幼儿的行为习惯,对不良行为要及时指正,对做得好的方面也要及时进行表扬、鼓励。
二、以身作则
幼儿有很强的可塑性和模仿能力,他们对父母的言谈举止观察最细、感受最强,而且会不加选择地模仿。因此,父母一定要从自身做起,多关注自己在生活当中的细节,严于律己。例如:要求幼儿有礼貌,父母自己就要做到有礼貌。还有,诸如保护环境卫生、整理用过的物品,父母都要以身作则。幼儿日复一日、耳濡目染着父母的一言一行,自然会受到熏陶和感染。
三、形成习惯
行为的形成来自实践,习惯的养成更有赖于实践活动。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要注重幼儿日常活动的每个环节,把养成教育渗透其中。如在培养幼儿“玩过、用过的物品能及时整理好”的习惯时,父母每天都应要求幼儿把自己的东西整理好,物品整齐有序地摆放在指定位置;玩完游戏时,也要把玩具收拾好,依次放回原处。培养幼儿“爱劳动,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”的习惯,要求幼儿在寝室睡觉时,要让他们自己穿、脱鞋和外衣,并把鞋子整齐摆好,把衣服叠好放在指定位置。当然,进行这样的训练,家长不能只进行口头说教,开始时有的孩子不会解、系鞋带和衣服扣子,还需家长耐心的指导。
四、家园协作
幼儿园教育要与家庭教育密切配合、协调一致,教师与家长经常进行沟通,探讨教育的内容、要求与方法,做到家园统一要求、统一标准、统一做法。只有形成这样的教育合力,才有助于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及巩固。
总之,任何习惯的养成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,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更是如此,它需要对幼儿进行持之以恒的训练,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。